一种社区生鲜连锁店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一种社区生鲜连锁店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
专利号:  201910827016 .2
发明人:  李少英 吴志峰 曹峥
专利权人:  广州大学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专利授权日:  2019-12-10
技术领域:  地理 选址规划
转让价格:  面议
专利介绍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社区生鲜连锁店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利用多种GIS空间分析方法从多种用地适宜性评价因素角度对配送中心选址适宜性进行评价;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素的权重,通过栅格叠置分析方法对用地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配送中心候选位置;利用房价、人口、城市热力数据等进行预测得到的需求点( 社区生鲜连锁门店)的线上和线下需求量;基于候选位置和需求点需求量, 建立P-中值模型,利用贪婪取走启发式算法进行求解,得到配送中心最终选址结果。本发明能够综合考虑供给点和需求点的各种因素,对生鲜连锁店的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科学合理的选址,从而提高物流配送中心的布局合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选址规划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社区生鲜连锁店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区居民多层次生活需求的业态门店在中国迅速扩张,已被证明是未来发展趋势。生鲜产品具有保质期短、易腐烂的特点,社区生鲜连锁超市往往需要建立区域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快速、及时地为社区连锁门店配送生鲜产品,以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对社区生鲜连锁超市配送中心进行科学的选址对于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减少生鲜商品货损率以及提高企业利润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有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可归为两类:连续型选址模型和离散型选址模型。连续型选址模型,即研究区域为连续空间内所有点,从所有点中选择最优点作为选址结果,主要有交叉中值法、精确重心法、运筹学数学规划方法等。离散型选址模型,即目标选址区域是一个离散的候选位置的集合,从候选位置选出最优点,主要有覆盖模型和P-中值模型。不同选址对象,其选址优化的目标或约束条件不一样。许多学者针对不同选址对象、研究主体和实际应用需求,对传统选址模型的优化目标或约束条件进行扩展,提出具体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也有学者针对算法求解的问题,引入遗传算法、人工神经网络、模拟退火算法、蚁群算法等人工智能算法对选址目标进行优化。然而,已有模型和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连续型选址模型主要根据需求点的位置和需求进行选址,而离散型选址模型往往是在前期调研选出候选位置的基础上根据候选点与需求点之间的运输成本进行选址。以上模型主要以经济效益为目标,对选址问题进行优化,缺乏从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土地利用规划等角度对供给点(配送中心)选址的适宜性进行定量评价。2)由于生鲜产品具有季节性、需求不确定性等特征,且新建社区门店历史销售数据匮乏,尤其随着O2O商业模式的发展,很多生鲜连锁店采用线上+线下的新零售模式,传统时间序列预测方法难以满足生鲜连锁门店需求预测的需求。

因此,如何结合供给点(配送中心)的用地适宜性评价以及需求点(生鲜连锁门店)

线上+线下需求建立配送中心选址模型,是当前新零售业态下社区生鲜连锁超市配送中心选址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地址:广州大学行政西楼后座3楼    办公电话:020-39366268
版权所有 广州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