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生活赋能系统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生活赋能系统
单位名称:  广州大学
发布时间:  2020-09-02
技术领域:  电子信息
成果介绍
本系统可以通过低成本、嵌入式、独立研发IOT操作系统、具备多态接入特性(USB、蓝牙、红外、WiFi等内建多种无线接口)的便携设备,实现易用、实用的智能家居控制和智能办公等多种功能服务。设备可以独立电源供电单独使用,即可通过声控、语音控制、红外、手机蓝牙、WiFi等方式将家中各类传统家电(如电灯、电扇、热水器等)秒变“智能”、“远程”可控家电。也可通过计算机供电使用,瞬间为计算机扩展出额外的红外、手机蓝牙、WiFi接口,并可通过USB HID方式将电脑变为可自动调度的设备,实现电脑的自动操控,同借助电脑的多媒体功能,可以实现机器人语音对话、自动操控等功,实现语音问答操作计算机(报时、天气预报、点播歌曲、搜索文件等),使得计算机和本系统相得益彰。还可将本系统和计算机进行方便的互操作和组合调用,例如实现用一个普通电视遥控器就可同时遥控计算机演讲PPT、开灯、鱼缸投喂等等丰富生动的应用。通过本系统,用户可以方便的和生活、办公环境进行自由的交互,可以在手机、电脑间任意传文件、文本,可以通过最自然便捷的说话语音控制计算机和普通家电,也可通过最传统、随手可得的电视遥控器遥控控制、以及最普及的手机遥控等方式,实现对家居、办公环境中的各类多元异构设备进行简便、快捷、无缝的控制和信息交换和交,使得各类电器设备自如操控于掌中、口中,自由组合、随意操控,提高办公效率和家居体验,本系统将以丰富、强大、实用、便捷的功能,吸引更多用户的使用。
技术创新点及参数
一、智能办公无障碍辅助系统:1、采用可编程、软件定义的设计,实现个性化、自定义的丰富办公控制功能。2、采用智能语音问答形式,实现各种办公、家居和生活实用操作,用户只需要直接说出需求,系统即可自动识别,并精准完成各类计算机、终端控制功能。可实现如语音报时、语音日程提醒、音乐视频点播、语音网络搜索、语音天气预报查询、语音演讲ppt控制、语音查找文件、传输传文件、文本等功能。3、隔空传文功能:打破手机、电脑不同设备、系统的界限,无需 WIFI、无需 SIM 卡、无需连线、无需联网、无需驱动、不需要耗费流量,瞬间将手机、Pad 等移动终端的富文本共享到计算机或笔记本中。4、透明文件迁移功能:无需驱动程序、无需预装任何软件、用户免人工操作,在不同系统、不同设备之间实现用户无感、透明化的文件传输、迁移(备份、恢复)。5、无线自定义演讲功能:可通过任意红外遥控器、手机等便携无线设备,进行 PPT 播放、翻页、激光笔、白板涂鸦等任意演讲所需交互操作。6、支持无接触控制方式,系统采用 USB 通用接口,即插即用,支持泛在通信,并可根据需求定制,快速兼容红外、蓝牙、WIFI、4/5G 多种接口,提供包括无线控、一键控、声控、体感控多种操控方式,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按需选用,提高用户体验度和亲和性。二、智能家居(农牧业)控制系统:1、系统配备基础 12 路执行端(设备、机组)的独立、协同、组合、并发联动,并可根据需求定制、扩展;2、采用可编程、软件定义的组态配置和用户操控接口,实现按多样化、可灵活配置、细粒度时空策略的自动化、全天候无人监控;3、支持个性化操作界面,可自定义功能和指令(按键、按钮等),简化操作,灵活定制;4、支持快捷编程接口,对控制条件、动作参数等组态配置方案的简易编程;5、支持多维控制方式,支持线控、无线控、键控、声控、体感控等;6、支持泛在通信方式,可通过红外、蓝牙、WiFi、4/5G 多种接入方式;7、支持异构边缘控制,可通过计算机、手机、Pad 及多种低成本遥控器等终端的远程、近程和异地、本地控制。
市场前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智慧生活应用得到了极大地普及。智慧生活将智慧应用延伸到家庭内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通讯设备、娱乐设备、家用电器、自动化设备、照明设备、保安(监控)装置实现远程控制,并根据环境变化自动调节状态。本系统市场上竞争的产品有各类智能家居辅助设备,如天猫精灵音箱、百度智能机器人小度、阿尔法蛋等AI产品,这些产品通常具有独立和完备的软硬件资源,如液晶屏、音箱、操作系统、专用APP等,成本较高,且无法实现对计算机的操控,娱乐和家居体验为主,而办公功能较为有限。本系统的特点是在实现同类甚至更丰富功能前提下,成本显著下降(设备无屏幕、无音箱等),只是一个信用卡片大小的设备,即发挥便携设备的移动、灵活控制特性,可以完成对家电的各种遥控、自动控制调度功能。同时本系统还可以通过USB和计算机配合使用,充分利用办公和家中已有的计算机多媒体资源,即可通过语音、手机等方式控制计算机操作办公,又可以借助计算机的语音功能,实现智能家居的语音控制,复用了既有资源和功能,降低了成本,将具有较大的市场竞争力。

无授权,禁止下载 。

地址:广州大学行政西楼后座3楼    办公电话:020-39366268
版权所有 广州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